星期二, 1月 30, 2007

Similar Search Results: Google Wins

Similar Search Results: Google Wins
by Anthony Zumpano
[29-Jan-2007]

Global: Bow to Your Google

Google hogged technology headlines and spread its ubiquity (which is a nice way of saying "world dominance") throughout 2006. The dust barely cleared on its US$ 900 million deal with News Corporation to provide service to sites such as MySpace when it purchased video site and workplace time-waster (as well as third-place finisher) YouTube for $1.65 billion. But perhaps its most noteworthy brand achievement last year was the addition of the verb "to google" in two major English-language dictionaries. (More valuable to shareholders was the stock price cracking the $500 barrier.)

星期五, 1月 19, 2007

泰國獲選挪威全球最佳旅遊國家獎

泰國獲選挪威全球最佳旅遊國家獎

泰國外交部表示,挪威公布二零零七年旅遊大獎,泰國再度名列全球最佳旅遊國家,這也是泰國連續第四年贏得這座獎項,而泰航也被選為年度最佳國際航空公司。

這個獎項是由挪威著名的旅遊新聞雜誌所辦,今年是第十二年,總共分為十七個項目,由超過三百家在挪威的旅遊相關行業進行票選,泰國是連續第四年贏得全球最佳旅遊國家獎。

外交部是透過泰國駐挪威大使館得知這項消息,在全球最佳旅遊國家中,除了泰國名列第一之外,希臘、丹麥與義大利則分列二至四名,西班牙排名第五,巴西第六,美國、法國、英國與瑞典則為六至十名。

而泰國除了贏得全球最佳旅遊國家獎之外,國營的泰國航空公司,也獲選為全球最佳國際航空公司。

泰國由於氣候宜人,一向是斯堪的那維亞半島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每年都有數十萬的北歐民眾湧至泰國度假

除了挪威的二零零七年旅遊大獎之外,芝加哥論壇報也公布了二零零六年最具旅遊價值國家,根據芝加哥論壇報的國家品牌指數,泰國同樣名列第一,緊追在後的則分別是印尼、美國、土耳其、西班牙、印度、越南、新加坡、希臘與匈牙利。

【2007/01/18 中央社】@ http://udn.com/

星期四, 8月 10, 2006

Prices and Earnings

“Prices and Earnings” survey from UBS

A comparison of purchasing power around the globe, 2005 update

US cities cheaper, Scandinavia and Switzerland expensive

Oslo, Copenhagen, Tokyo and Zurich are among the most expensive cities in the world. If rents are included in the comparison of living costs, London tops the list. Meanwhile, as the US dollar has lost value, US cities have become cheaper since 2003. This update to the “Prices and Earnings” survey from UBS compares purchasing power in 71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recalculated to reflect exchange rate, inflation and growth trends.

Since UBS conducted its most recent price and earnings survey in spring 2003, there has been a big shift in the relative values of currencies. And as exchange rates change, so do relative price levels in the countries concerned. The weak US dollar has seen US cities fall in the global price rankings, so that a shopping spree in the US is now an attractive proposition for Europeans. Similarly, Hong Kong is no longer among the costliest locations. Meanwhile, on the back of the rise in the Danish krone, Copenhagen has moved up in the rankings to become the world’s second most expensive city. The latest price comparison uses the detailed statistics on living costs gathered in the spring 2003 survey, updated to reflect exchange rates and inflation as at end-2004.

Higher earnings thanks to economic growth

As well as accounting for exchange rates and inflation, the recalculated earnings index also recognises that a slice of economic growth is passed on to the workforce in the form of real wage increases. In the updated index, the highest gross wages are paid in Scandinavia and Switzerland. The city with the highest gross wage level is now Copenhagen, ahead of Zurich, Basel and Oslo. But owing to higher taxes and social security contributions, the Scandinavian cities have all moved down the rankings on net wages.

Big difference in purchasing power between old and new EU members

On a global comparison, people now have to work one or two minutes less on average than in 2003 to earn a Big Mac or a kilo of rice or bread. Real wage increases have boosted purchasing power across most of the new EU states in eastern Europe, so Lithuanians, Poles and Czechs now have to invest less working time to pay for a Big Mac. However, the accession of ten new member states from eastern Europe in spring 2004 cut the average purchasing power in the EU by around 20%. There is still a gulf in purchasing power between the old and new EU member states, mainly because of the big difference in wage levels. On a global comparison, net purchasing power is highest in Swiss cities and in Luxembourg, Los Angeles and Miami.

編譯夏嘉玲/綜合報導

瑞士聯合銀行(UBS)集團針對全球70個城市的購買力進行研究,發現全球購買力最強的城市是日本東京,美國洛杉磯居次,芝加哥與邁阿密並列第三,紐約第五,最弱的則是南美國家哥倫比亞首府波哥大。

這項「價格與收入」調查還發現,物價最貴的城市是挪威奧斯陸,前十名中除了日本東京,全是歐美城市,第二名到第十名依序是英國倫敦、丹麥哥本哈根、瑞士蘇黎士、東京、瑞士日內瓦、美國紐約,愛爾蘭都柏林、瑞典斯德哥爾摩以及芬蘭赫爾辛基。台北物價排名第40名。

工作時數以南韓首爾最長,法國巴黎則最短。若以每周工作42小時換算,則巴黎人一年工作天數比亞洲國家少約50天。

調查以速食巨擘麥當勞的大麥克漢堡為評估指標,發現東京人只要工作10分鐘就買得起一個大麥克,香港人需17分鐘(第15名),台北人需20分鐘(第26名),新加坡22分鐘(第32),南韓首爾29分鐘(第40),上海與北京分別要38分鐘(第46)與44分鐘(第51),波哥大則要97分鐘。

UBS三年一度的「價格與收入」調查計算14種專業行業的加權平均淨時薪, 在當地購買大麥克的能力。全球平均而言,買一個大麥克所需的工作時間為35分鐘。物價則以122種物品與服務的價格為計算標準,最便宜的多為亞洲城市,菲 律賓馬尼拉物價最低廉,接著依序是印度德里、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印度孟買以及馬來西亞吉隆坡。

評比標的為何選大麥克?

瑞士聯合銀行的「價格與收入」調查中,以麥當勞大麥克漢堡為全球城市購買力評比標的,是因為麥當勞遍布全球,店內的漢堡、炸雞等速食,是無數男女老少經常接觸的食品。

麥當勞是全球最大的速食連鎖餐廳,如今遍布世界119國、分店逾三萬家,全球消費者人數號稱每天約4500萬人次。

【2006/08/10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星期四, 7月 06, 2006

台灣手機熱冷卻 持有率從第1落至26

【中央社日內瓦六日專電】

根據國際電信聯盟(ITU)的最新報告,台灣民眾對行動電話的熱度逐漸冷卻,超過百分之百的普及率已成歷史,排名從一度領先全球跌至第二十六。

二零零二年,全世界手機普及率「百分之百俱樂部」只有盧森堡與台灣,二零零三年,香港加入行列,當時台灣還曾以超過百分之一百一十的普及率領先各國,一個人擁有兩隻以上手機被視為時尚。

但ITU昨天公布的「2006年世界資訊社會報告」顯示,二零零四年以來,台灣的手機普及率開始下滑,不再超過百分之百,去年全台共有兩千兩百一十七萬零七百隻手機,普及率百分之九十七,全世界排名並退至二十六。

目前全世界有二十個經濟體的手機普及率超過百分之百,盧森堡以百分之一百三十八居第一,其次是立陶宛,香港以百分之一百二十二排名第三。

去年全世界手機數量為二十一億兩千九百五十八萬,ITU「策略及政策小組」負責人凱利表示,今年全球手機有二十五億隻,但增加到三十億隻後,需求將會遲緩。

ITU報告並首度提出「數位機會指數(DOI)」,作為評估各國資訊發展進步的指標,以及政府決策及管理機構的參考。在一百八十個經濟體中,台灣的「數位機會指數DOI」排名第十。

DOI涵蓋機會、基礎設施、及運用三大層面,共十一個指標,台灣的機會與基礎設施分別為零點九九,零點六九,居領先地位,但運用只有零點二九,與全球排名第一南韓的零點六四有相當差距。

換言之,台灣在行動電話、電腦網路等數位科技的設備與基礎建設等都非常先進,但在使用網路比例、固網寬頻網路及行動寬頻網路比例等實際運用仍有發展空間。

【2006/07/06 中央社】
http://udn.com

星期一, 6月 26, 2006

生活費排行 莫斯科最貴


編譯倪婉君/綜合報導

最新調查顯示,莫斯科已經取代東京,成為全球生活費最昂貴的城市。這項排行榜顯示,台北的生活費比美國洛杉磯還貴,排在第28名。

全球最大的人力資源諮詢機構「美世顧問公司」針對全球144個城市的住屋、交通、娛樂等200多項生活開銷,整理出這份排行榜。從前十名來看,莫斯科因為過去一年房價飆漲50%,從去年第三名躍升為榜首,與東京的排名正好對調。因為日圓走軟,東京從去年冠軍跌至季軍。

南韓首都首爾和香港分居第二和第四名。五至十名依序是倫敦、大阪、日內瓦、哥本哈根、蘇黎世、奧斯陸和紐約。除香港外,大陸還有三個城市進榜,內地生活費最貴的城市是北京,排在14名,其次是20名的上海和44名的深圳。

【2006/06/26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工時長、科技盛 知己變少


編譯朱邦賢/綜合二十五日外電報導

研究顯示,過去廿年來美國人的密友愈來愈少,許多人有心事,只能找家人談。專家認為,其他工作時間愈來愈長、資訊科技盛行的地區,可能都有這種趨向。

一項美國人行為趨勢研究結果顯示,一般人在家庭外可以傾吐心事的對象大幅下降,認為已經沒有人可以討論重要事情的受訪者增加了一倍多。

社會關係日益孤立的趨勢可能與工作時間愈來愈長,鄰居愈來愈少,參加的俱樂部愈來愈少,以及有疑難雜症就上網求助有關。

上述研究係杜克大學和亞利桑納大學的社會學家所做,研究結果刊載在「美國社會評論」上面。

研究人員發現,表示沒有傾吐心事的對象的受訪者增加一倍有餘,在家中或在家庭以外可吐露心事的對象也減少,其中以家庭外的密友流失最多。

【2006/06/26 聯合報】
http://udn.com

星期三, 6月 21, 2006

破紀錄 新晶片速度快250倍

編譯陳世欽/報導

紐約時報廿日報導,IBM公司、喬治亞理工大學與南韓韓國大學的研究人員即將宣布,他們已研發出運算速度破紀錄的新式半導體矽晶片,速度是目前通行晶片的二百五十倍。

IBM系統及技術小組副總裁兼首席科技長梅爾森表示,這項成就是電腦半導體科技的一大突破,最終可能帶來速度更快,功能更強大的網路及電子系統,而且價格更低。他並指出,這類研發成果通常可在一兩年內推廣商用。

研究人員以低溫測試站及液態氦,將晶片「凍結」至攝氏零下二百六十八度。這種溫度通常只見於外太空,略高於一切動作停止的絕對零度(攝氏零下二百七十三度)。

這種技術的速度達到五百GHz,是時下手機晶片的二百五十倍。如果處於室溫,這種新式晶片的運算速度可達到三百五十GHz,遠快於目前通行的其他商用晶片。

梅爾森將這項研發成果與Wi-Fi無線傳真系統的晶片研發相提並論。在矽晶 片掀起半導體科技革命前,無線網路無法推廣商用。波特蘭科技諮詢業者「賈布里爾顧問集團」總裁歐德斯表示,這項技術突破意義重大,證明晶片產業仍未達到發 展上限,不過由於突破幅度驚人,新技術短期內無法推廣商用。

【2006/06/21 聯合報】
http://udn.com

星期二, 6月 20, 2006

提前3年 民國108年台灣人口零成長

【記者丁萬鳴/台北報導】

行政院經建會昨天提出新的人口推計,發現人口老化程度比預期快,兩年前推計,台灣將從民國一百十一年進入人口零成長,但今年預測一百零八年時就會進入零成長,而且二○五○年後人口老化程度,比美法等先進國家還嚴重。

由於每一年出生人口都在下滑,老年人口(六十五歲以上)所占比率持續攀升,去年老人占總人口百分之九點七,今年就會到達百分之十,估計至一百零三年時,會提高至百分之十三,至一百四十年時達百分之卅七。

老年人口增加、工作人口反向減少,未來養老人的負擔會快速增加。

民國九十五年是七點二個工作人口(十五到六十四歲)養一個老人;到民國一百十五年,是三點三個工作人口養一個老人;到民國一百四十年,是一點五個工作人口養一個老人。

不只每個工作人口養老人的人數快速增加,而且老人越來越老,社會照護負擔會越來越重。

內政部粗估,去年女性的零歲平均餘命首度超過八十歲,為八十點二歲,亦即小孩一出生,就被預期可以活到八十歲,而男性平均餘命是七十三點九歲。

經建會推估,到民國一百四十年,女性平均餘命是八十八點五歲,男性是八十一點五歲。

今年台灣人口出生數為廿點二萬人,一百零七年時,會減至十七點七萬人,和死亡人數接近,而後持續下降,從自然增加變為自然減少。

造成人口衰減的原因為少子女化、有偶率下降以及遲婚。

在少子化方面,台灣社會將逐步邁向一胎化,估計今年廿到四十四歲育齡婦女的累積生育子女人數為一點八人,到了一百十五年,預估將降至一點一人。

經建會指出,台灣由進入高齡化國家(六十五歲以上人口比率超過百分之七)至邁入高齡社會(六十五歲以上人口超過十四歲以下人口),只有廿五年時間,比歐美國家五十至一百年快很多。

估計至二○五○年台灣地區高齡人口比率雖低於義大利、日本,但會高於法國和美國。

【2006/06/20 聯合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