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0月 26, 2004

台灣驗出戴奧辛血濃度 創世界紀錄

記者薛荷玉、高泉錫/報導


驚傳有民眾血液中檢出「世紀劇毒」戴奧辛含量高達308.553皮克,高出正常值4皮克70多倍,已達「世界紀錄」;中華醫事學院副教授黃煥彰、綠色陣線、看守台灣聯盟昨召開記者會指控,在中國石油化學公司「台鹼安順廠」長期汙染下,政府不僅對民眾未加示警,也未提出保護措施,已導致當地民眾血液中戴奧辛含量一再飆高,連鹿耳門溪出海口也遭嚴重汙染,養殖牡蠣、虱目魚、吳郭魚、草蝦、螃蟹等水產品戴奧辛含量居高不下。

成功大學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近日檢出一居住於台鹼安順廠附近的婦人血中戴奧辛含量,赫然發現高達308.553pg.I-TEQ/g「皮克」(一皮克pg為一兆分之一克,I-TEQ為國際毒性當量),此數值不但是台灣目前所測出最高數值,更創新世界紀錄。

值得注意的是,成大另一項水產品檢測資料也發現,疑似安順廠汙染水域採樣的草蝦戴奧辛含量為58.1pg.WHO-TEQ/g、螃蟹91.4、環球海鰶123、虱目魚27.9、吳郭魚15. 7、大麟鯔魚56.5,而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為4皮克,水產品遭汙染情況嚴重,且絕大多數未經安全把關、流入市面。

「世紀之毒」戴奧辛經證實會在人體累積,導致高致癌風險,環保團體要求已於今年3月宣佈為整治場址的台鹼安順廠的汙染整治計畫,應透明、公開且訂定整治期程;並成立跨部會的專案小組,針對戴奧辛、汞汙染的環境流佈調查,人體血液戴奧辛和汞含量的健康風險評估,以及附近農漁水產品的食用安全進行全面調查。

環保團體指出,戰後接收自日本的台灣製鹼公司台南廠,民國53年試製成功五氯酚鈉,58年增產興建東亞最大可日產4公噸的五氯酚鈉工廠,並轉產五氯酚外銷日本。68年台鹼公司在環保與經濟因素考量下停工關廠,並封存了近5千噸五氯酚於廠區內。環保團體指出,五氯酚的製程中會產生更具毒性的副產品—戴奧辛。戴奧辛不溶於水,為脂溶性物質,可透過食物鏈持續累積。40 年間臺鹼公司先後生產燒鹼、鹽酸、液氯和五氯酚。如今留下的,是汞、五氯酚與戴奧辛等有毒廢棄物與深遠的影響。看守台灣研究員謝和霖指控,政府早在70年就知情,但身為汙染行為人的經濟部中油公司,不僅未對汙染場址進行任何管制措施,更逃避責任,經濟部知道台鹼安順廠所產生的嚴重汙染後,於71年下令裁撤台鹼公司併入中油所屬的中石化公司,83年中石化公司轉為民營,中油公司逐年出脫持股,92年底出清,企圖將整治責任轉由不知情的中石化民間股東承擔,台鹼安順廠的已知汙染程度、範圍、與對居民健康的影響持續擴大飆高,相關政府單位應負起責任,提出解決問題對策。

星期日, 10月 24, 2004

超強消費!全球一半豬肉 吃進大陸人的胃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大陸經濟連年增長,對各種消費品和原材料的需求大幅增加,「財星」雜誌最新的調查發現,大陸去年消耗全球四分之一的鋼材,更吃掉全球二分之一的豬肉,展現龐大消費力。

「財星」雜誌綜合去年大陸的商品消費統計,發現鋼材消耗在大陸汽車業蓬勃發展帶動下,自一九九九年已超越美國,居全球首位,去年對製成鋼的需求更多出美國一億噸,三倍於日本。銅、鋁和電力部分也都大幅增長,占全球比例近二成。

能源方面,大陸石油需求持續增加,近年不斷向海外積極找尋石油,其中俄羅斯的原油成為大陸最主要的能源供應國,去年雖占全球百分之七點七,但今後年勢必突破至十位數。燃煤已占全球的三成。

在民生食品部分,豬肉消耗量驚人,去年占全球消費比重超過百分之五十,中國人吃掉全球一半的豬肉,也讓肉價攀升至近廿年高位,驚動商務部、財政部等多個單位,外傳商務部正考慮推出「中央儲備肉管理辦法」,建立豬肉儲備制度,以平抑豬價。

其他食品部分,如水產品、家禽、牛肉、大豆等都有大幅增加。

菸草部分,大陸的香菸市場一直居全球第一,最新的調查顯示,已占全球消耗香菸總量約三成五。

手機是增幅最大的消費品,目前全球每五支手機,就有一支在中國人手上。其他包括洗衣機、電腦、微波爐等消費品都有顯著增加。

只有大米消費下降,雖然消耗量仍超過全球三成,但比例已略低於往年,人民生活富裕以後,飲食趨於多元,飯量減少。

大陸原材料和民生用品的巨大需求導致食品、消費品、水、電燃料等價格增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曾警告已對亞洲區的通貨膨脹構成壓力。

星期四, 10月 21, 2004

清廉指數 我掉5名 全球146排第35




記者王文玲、蕭白雪/台北報導


台灣透明組織昨天公布國際透明組織調查的「二○○四年全球貪腐印象指數」,列入評比的一百四十六個國家中,台灣排名第卅五,分數比去年下降,名次也倒退五名,代表清廉度的評比倒退。

法務部長陳定南昨天為公務員抱屈,強調政黨輪替後公務員廉潔程度提高許多,認為此類問卷結果可能失真;他舉例說,外界把曾正仁、劉松藩等人官司定讞前落跑的帳都算到他頭上,也造成他的民意支持度下滑不到一個百分點,成為第二名。

二○○四年貪腐印象指數,以滿分十分代表清廉,全球列入評比的一百四十六個國家,排名第一的是芬蘭(九點七分),高於九分的清一色是已開發國家,如紐西蘭、丹麥、冰島,新加坡是唯一超過九分的亞洲國家。

台灣以五點六分在亞洲國家居第四,居於新加坡(九點三分,五名)、香港(八分,十六名)、日本(六點九分,廿四名)之後;大陸為三點四分,排名第七十一。排名最後的是孟加拉及海地,都只有一點五分,顯示貪腐情形嚴重。

台灣透明組織執行長余致力表示,台灣政府、企業及社會在倡廉反貪上,還有努力的空間和必要。國策顧問柴松林在評析指出,調查數字顯示,政黨輪替在台灣並未保證清廉度的提高,人民必須持續監督政府提高施政透明度及效率。

律師蘇友辰認為,今年台灣所獲名次及分數均倒退,可能和總統大選槍擊事件後社會動盪不安,以致獨立機構對「經濟及政治風險」的指標評估不佳有關。他也擔心台灣的金錢外交操作不當,我國可能成為受贈國貪腐的幫凶。

國際透明組織自一九九五年起建構並公布貪腐印象指數,今年的指數是匯整來自十二個不同機構所進行的十八項有關貪腐的調查資料,反映全球各地居民、僑民、商人及風險分析家學者對於公家部門貪腐情況的認知和感受。

星期三, 10月 20, 2004

總生育率新低 降至1.2人

記者蘇秀慧/報導


台灣人越來越不想生小孩,行政院主計處昨天發布國情統計通報指出,去年台灣的總生育率降至1.2人新低,平均一位婦女一生已生不到1.5個小孩,在全世界僅高於香港、澳門的0.9人,喬治亞、烏克蘭的1.1人;面對生育率「直直落」,行政院8月中旬已指示相關單位研議實質政策,有效鼓勵民眾生育。

至於那一種鼓勵生育措施最有效?根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研究發現,各國最常採行提高生育率的措施是「減稅」,但是,效果最差;「直接補貼現金」效果稍好,但是未必能提高生育意願。

總生育率是指育齡婦女(15-49歲)一生所生育的嬰兒數,一般認為總生育率2.1人是人口長期維持不變的人口替代水準。主計處分析,台灣在民國72年女性勞動參與率突破40%時,總生育率就瀕臨2.1人的人口替代水準,此後,總生育率就一直低於2.1人,89年起更低於1.5人,去年更降至1.2人。

從總生育率的趨勢變動,正足以反映台灣光復後50幾年的人口消長。主計處表示,38年政府遷台後,1950年代初受戰後嬰兒潮影響,平均每位育齡婦女總生育率為7人,1960年代則因口服避孕藥問世及推行家庭計畫,總生育率下滑至5人。

而隨著女性投入就業市場,勞動參與率提升,平均受教育年限延長,1970年代生育子女數持續走低,至1983年女性勞動參與率突破40%時,總生育率瀕臨2.1人的人口替代水準,2000年下降至1.5人,2003年更降至1.2人。

值得注意的是,主計處指出,龍年嬰兒潮為中國社會獨特現象,不論在台灣、香港或中國大陸每逢龍年就會進入生育高峰期。1976、1988、2000年的龍年,國內出生嬰兒平均較前一年增加3萬5000個,約占當年人口出生數的一成。

為了提升國內的總生育率,行政院會8月18日通過「鼓勵生育衛生教育宣導計畫」,希望透過宣導使22歲到39歲有偶婦女生育子女數少於2人者,由2004年的20﹪逐年減少至2007年的15%,並指示內政部召集相關機關擬定鼓勵生育政策,提出人口政策白皮書。

全球暖化 雪蓋面積20年減少50個台灣




中央社台北十九日電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助研究員周佳,今天在一場演說中指出,全球暖化已經使得北半球雪蓋減少 150萬平方公里,面積約50個台灣那麼大,未來氣候的改變將成為事實,高緯度降雨增加,海平面也會上升15公分到75公分,偏暖的氣候造成異常天氣將經常發生。

周佳從電影「明日過後」所描述的現象,談及一萬一千年前發生在北大西洋海水變冷的「仙女木事件」(younger dryas event) ,數十年間降低約攝氏六度,這種現象持續1300年,隨後再逐漸回到正常的溫鹽環流現象。

周佳表示,根據大氣科學家的觀察和統計,由於溫室氣體中的二氧化碳不斷增加,過去十年已經增加到379ppmv ,而且二氧化碳存在於大氣中的生命週期長達50到 200年,以致從1860年到2000年間,地球平均溫度上升攝氏 0.6度,近百年間17個最暖年份出現在1983年以後,20世紀以來1998年最暖,其中又以歐洲和亞洲增溫最快。

暖化結果造成大氣水循環增加,北緯和南緯30度以上的中高緯度地區降雨增加,北半球雪蓋逐漸融化,20年來雪蓋面積減少 15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約50個台灣的面積,而且從天山烏魯木齊河源 1號冰川不斷退縮的地面立體攝影可得知。

另外美國的颶風從50年代開始減少,但90年代開始增加,再根據去年發表在自然 (NATURE)期刊上的文章顯示,生物每10年往極區移動 6公里,春天每10年提早2 天到達,若按照地球未來 100年平均升高攝氏 1.5度到 6度的情形,升溫速度達十倍,春天將每10年提早20天到來,動物冬眠的情形也會改變。

周佳說,環境變遷中心利用氣候模式模擬地球系統,未來百年,全球暖化時陸地升溫比海洋快,愈高緯度降雨增加愈多,低緯度降雨可能減少,內陸會愈來愈乾燥,而台灣剛好位在中間,所以降雨情形還要觀察;另外海平面也會跟著上升約15公分到75公分,位於印度洋由1190個島組成的馬爾地夫,可能 80%的國土都低於 1公尺。

周佳強調,氣候的改變將成為事實,偏暖氣候所造成的異常天氣將經常發生,所以為了減緩暖化,最需要立刻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和氣膠等污染物質的排放,而且對氣候變遷的研究要增加,才能及早因應。

星期日, 10月 17, 2004

大學論文發表數量 我亞洲第5



記者林麗雪/報導


受到教育部推動研究型大學、大學追求卓越等因素影響,根據教育部高教司最近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大學近1、2年來SCI論文(科學論文引用索引資料庫)、EI(工程論文引用索引資料車)發表數量,明顯增加,2003年世界排名分別為18名、11名,且都居亞洲第5名,若與韓國相較,台灣的大學校院發表總數不但已被韓國超越,而且差距逐年擴大。

教育部高教司近日公布2003年世界前30大SCI、EI論文發表篇數,美國、日本在這兩種論文發表數量都分居冠、亞軍,英國SCI排第3名,中國大陸EI論文發表數則居第3位。其中,美國表現一枝獨秀,SCI發表數為26萬7892篇,EI則為8萬8377篇,比起日本,SCI多出了19萬2700餘篇,EI則多了5萬6200餘篇。

至於,2003年台灣SCI論文發表篇數為12313篇,世界排名與2002年相同,皆為18名,但是篇數則多出1482篇;EI發表篇數為7518篇,也較2002年增加年多出1768篇,連續兩年排名都為11名。台灣這兩項論文篇數在亞洲地區排名第5名,分別落後日本、中國大陸、印度及南韓等5個國家。

教育部去年公布國內大學2002年SCI等論文發表數統計資料,台灣大學、成功、清華、交通、中央、陽明、中正等研究型大學,論文表數量名列前茅,另外長庚、高醫大、台北醫大等設有醫學院、附設醫院的大學,論文數也明顯較多。而這項統計因將理工、人文社會等不同類別大學,擺在一起評比,造成政治大學排名暴跌,引發排行爭議。

為了爭取較好的名次,過去1年多以來,包括政治大學等多所大學,全力聘任海內外論文發表高手教授任教,一方面提高整體的發表數量,另一方面也刺激原有的教授,多發表論文。

星期四, 10月 14, 2004

恐怖喔? 美研究:連續染髮15年 罹膀胱癌機會多3.5倍



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

儘管染髮劑累積多少劑量才會致癌,目前還沒有定論。不過萬華醫院皮膚科臨床副教授蔡仁雨表示,美國曾追蹤1511位有染髮女性發現,她們罹患膀胱癌的機率較沒有染髮者增加2.1倍,若是連續染髮15年,罹患膀胱癌的比例增加到3.5倍。

蔡仁雨說,染髮劑會不會致癌,已被廣泛的討論,只是目前沒有直接的證據。他指出,其實門診每星期都會有民眾因為染髮的問題就醫,且許多病患都是染髮後出現紅腫、發癢的情況。

他進一步提到,美國有5000萬人染髮,平均來說每4人就有1人染髮,染髮產生的皮膚則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其中急性多是染髮技術上的問題,或是頭皮有問題,染髮劑若是放太久以及染頭髮卻染到頭皮,都會導致皮膚紅腫等級況,至於慢性則是毒性的累積。

蔡仁雨表示,就算是染髮劑中的PPD含量低,還是會造成過敏,所以民眾在使用前48個小時一定要進行過敏檢測,但值得注意的是,因為人體每個部位的敏感程度不同,檢測沒有過敏反應,也不能代表染髮後不會有過敏反應,因此,他建議民眾若非必要,最好不要染髮。

他指出,歐洲也有針對從事染髮工作的3萬多名女性及6000多名男性進行追蹤,發現女性較容易罹患頭頸部以上的皮膚癌,男生則較容易罹患上呼吸道的癌症。

美低收入戶逾1/4 中國財富成長國際化



編譯張佑生/綜合外電報導


一提到美國,腦海中立刻浮現遍地財富的景象?一說到中國大陸,馬上就聯想到一窮二白的殘破畫面?從今以後,這些刻板印象得大幅修正了。

12日正式出爐的最新調查統計顯示,包括2000萬名孩童在內的3900萬名美國人,被歸類為「低收入戶」,意指連支付居住、日常用品採買和小孩看護等生活基本需求的費用都不夠。

由「貧窮勞工家庭計畫」進行的調查發現,根據2002年美國人口普查數據,至少1名成人工作、且至少1名子女不到18歲的各個家庭中,有占整體比率27.4%的920萬戶符合官方對於「低收入戶」的定義。在2002年,四口之家的年度「低收入門檻」為3萬6784美元。報告指出,美國所有工作總數的近四分之一,也就是2800萬份工作的薪酬,無法維持四口之家的生活高於貧窮線。

另一方面,中國大陸今年百大富豪金榜於12日揭曉。來自廣東汕頭,年僅35歲的黃光裕以105億人民幣(430億台幣)的身家榮登榜首。黃光裕靠銷售家用電器起家,以「國美電器」稱霸內地市場。

去年的首富是現年33歲的網易主席兼首席架構設計師丁磊,今年以50億人民幣身家排名第七。推出中國百富榜已經6年的英國人胡潤表示,首富的職業變化顯示「中國特色」正在消退,財富增長趨勢日益國際化。

全球競爭力排名 台灣全球第四 亞洲第一


中央社日內瓦十三日綜合外電報導

世界經濟論壇二○○四至二○○五年全球競爭力報告出爐,全球一○四個接受評比的國家中,台灣排名第四,比去年提升一名,在亞洲排名第一;芬蘭勇奪全球競爭力第一名,美國居次,中國大陸則滑落兩名至第四十六位。
根據這份報告,芬蘭的競爭力連續第三年排名世界第一,美國第二,瑞典第三,前三名的順序與去年相同。

亞洲排名最高的是台灣,全球排名第四,其次是新加坡,全球排名第七,台灣主要是靠科技生產與研發的強項,新加坡則是由於紮實的經濟環境。日本排名全球第九。

整體而言,這份調查報告小型經濟體容易表現較佳,它強調公共部門的品質與法律架構,這是企業賴以生存發展的命脈。

世界經濟論壇首席經濟學家羅培茲卡洛斯說:「各國改善他們公共部門的品質極端重要。」

這份調查是經由抽樣全球一百零四個國家的八千七百多位企業領袖,所得到的結果,每年秋季發布一次。

世界經濟論壇說,報告的目的是為檢視影響一國企業環境與發展的因素,同時尋求維持經濟成長條件。

羅培茲卡洛斯說:「目前的排行持續提供政策決策人員、企業界及民間組織有價值的觀察,以瞭解還需要那些進展,從而改善民間部門經濟活動的環境,產生持續成長。」

星期二, 10月 12, 2004

新台灣之子 超過3萬人


記者謝蕙蓮/台北報導
教育部統計,92學年度就讀國中、國小的「大陸及外籍配偶子女」,合計超過三萬人。這些「新台灣之子」人數逐年遞增,92學年度就讀國一人數才1326人,小學一年級人數暴增為6945人,短短六年就增加4.2倍。
為了讓不識字的大陸和外籍配偶能讀書識字,以免他們的子女學習落後,教育部計畫修訂「補習及進修教育法」等相關法規,強制34歲以下未受國民教育或未具國民義務教育程度大陸和外籍配偶,接受國民補習教育。
這些「新台灣之子」遍及全國25個縣市和直轄市,台北縣和桃園縣人數最多,兩縣人數都超過4500人,其中有1萬8591人已經入我國國籍。這些學生母親以大陸籍最多,占大約三分之一;其次是印尼籍7853人、越南籍3578人排第三位。
教育部社教司統計也發現,國內不識字率為3.02%,其中大陸和外籍配偶不識字率就有2.6%。教育部政務次長范巽綠不久前到澎湖參加外籍配偶座談,發現很多外籍配偶因為家庭不支持她們外出學習,造成小孩長大上學後,她們看不懂小孩帶回家的連絡簿、家庭作業。
社教司表示,根據內政部統計,92年度外籍和大陸配偶數合計有5萬5116人,平均每3.1對結婚登記者,就有一對是外籍或大陸配偶。從民國76年到今年5月,大陸港澳和外籍配偶人數累計達31萬4641人。

中國肥胖人口近十年來增加一倍至六千萬人


中央社北京十二日法新電
中國衛生部副部長王隴德今天在記者會上說,中國肥胖人口由一九九二年至二○○二年增加一倍至六千萬人,因為不良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造成的疾病也逐年增加。
王隴德說,中國在二○○二年進行第一次全面性全國飲食、營養及疾病調查發現,成人肥胖率占成人人口總數的百分之七點一,超重率則達百分之二十二點八。
王隴德說,中國大陸約有十三億人口,估計其中二億人超重。
他說:「與一九九二年營養調查結果相比,成人超重增加百分之三十九,肥胖則增加百分之九十七。」王隴德警告,肥胖及超重問題會越來越嚴重。
王隴德說:「由於超重人數占很大比例,肥胖的普及率不久將來會顯著增加。」
這項二○○二年完成的調查,延遲到今年才公佈,主要原因是調查縣數多、人數多、製表需要很長時間。本次調查人數超過二十七萬人。

調查:台灣人做愛次數全球倒數第四


【中央社台北十二日電】
一家保險套廠商的調查顯示,全球每人一年平均性行為次數是一百零三次,法國人居冠,高達一百三十七次,台灣人以八十次,倒數第四名,日本人四十六次敬陪末座;另外,前戲時間最久為英倫情人,平均為二十二點五分鐘。
針對全球四十一個國家,調查對象超過三十五萬人的「2004 durex杜蕾斯全球性調查報告」結果今天出爐,這是一項在網路上所進行的研究調查。
調查顯示,今年全球做愛平均次數為一百零三次,法國人以一百三十七次領先全球,擠下去年冠軍的匈牙利人,成為最「性致勃勃」的國家。
相對之下,香港人及新加坡人皆以七十九次,與日本人的四十六次做愛次數敬陪末座,台灣人則以八十次為倒數第四名。
另外,這項調查今年首度公佈性愛前戲調查,全球花在前戲的時間平均為十九點七分鐘,英國人以二十二點五分鐘奪冠,被視為最會打造完美性愛的國家;泰國人幾乎是「脫了就上」,以十一點五分鐘排名最後;台灣僅有十六點三分鐘,比全球少了三點四分鐘,排行倒數五名。
調查也同時顯示,全球平均僅有百分之三十五的人每次做愛可以達到高潮,女性平均為百分之十七,遠低於男性的百分之四十五,尤其百分之十一的中國人表示未曾有過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