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月 28, 2005

全球環境評估 芬蘭第一台灣倒數第二

新華網報導,瑞士最新公布全球「環境可持續指數(ESI)」、也就是評估全球144個國家與地區的環境質量,結果芬蘭環境最好、排名第一,第二到第五的國家分別是挪威、烏拉圭、瑞典和冰島。

而倒數前五名的國家或地區分別是:韓國、台灣、土庫曼、伊拉克和烏茲別克。

中國大陸排名第133位,全球倒數第14位。

研究人員使用21項指標來評估各國或地區的環境質量,名列前矛國家主要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較低的人口密度以及成功的環境管理三大方面。

排名落後的主要原因在於,這些國家和地區都面臨自然資源貧乏和管理不當。

「ESI」環境指數是由美國耶魯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的環境專家合作完成,由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發佈。

星期日, 1月 09, 2005

2小車合停1格 瑞士夫婦勝訴


編譯彭淮棟/法新社日內瓦七日電

瑞士蘇黎世法院7日裁定,兩部只有普通小汽車一半大的迷你車Smart如果停得進一個停車格,只算一部車的停車費。

這項判決是迷你車主的空前勝利,但判決書也警告,如果停車逾時,也要兩車並罰。本案的迷你車,車身長2.5公尺。

瑞士一對夫婦各開一輛Smart,在蘇黎世街邊停車,兩車合停一格,只投一車的停車費。兩人後來回來開車,發現他們雖然沒有逾時,其中一部車子的擋風玻璃上卻夾著一張40瑞士法郎(約台幣1084元)的罰單。

兩夫婦訴諸法律,官司打了18個月,最後,法院駁回蘇黎世警局的上訴,裁定兩部迷你車可以合用一個停車格。

星期五, 1月 07, 2005

79天徒步環島 日本客:台灣的路 不體貼行人

【記者黃裕元/台北報導】
「台灣的路不是給人走的!」日籍背包旅行作家富?史生昨天完成七十九天徒步環台壯舉後慨嘆。七十九天來,他靠著一只行李箱和台灣的人情味,沿著海岸線一步一腳印,辛苦完成環台夢。
富?史生表示,在行程中,他深深體會台灣的環境很差,很多公共設施的設計都沒有考慮到人,例如東部是台灣最美的地方,但公路和隧道都未設人行道,加上砂石車橫行,讓他走得心驚膽戰,是走得最累、最傷神的一段路。
他說,走到西部時,則發現景觀環境到處被破壞,空氣、水質都差,讓他十分惋惜;即使走到都會區,步行經驗也好不到那裡去,總覺得城市的街道是專為汽機車設計,人行道也都擺滿機車,相較於走過的其他國家,台灣的道路設計對行人並不友善。
富?史生環台計畫的起點和終點,都是台北市。一般人認為都會人情味愈來愈淡薄,但富?史生有不同的感受。他表示,要不是有台北市西門國小校長方慧琴幫忙張羅,讓各地小學校長如同接力賽般一個拉一個、提供他住宿,他無法完成這次體驗之旅。這段時間,他一共寄住五十一個國小、寺廟和派出所。
富?史生說,走完台灣最大的收穫是認識許多朋友,例如每天都會打電話問他是否需要協助的La new工作人員和全台兩百六十家門市,協助安排沿途借宿學校的方慧琴、沿途熱情接待他的國小學生與當地居民,還有東部熱情的原住民民眾,都讓他難忘。
富?史生十六歲那年(一九八五年),在由日本郵局舉行的科學博覽會上,把環遊世界的願望放在時空膠囊裡寄出。十六年後(二○○一年)日本郵政將這個願望寄回給他,他驚覺光陰似箭,得加緊腳步才能實踐夢想。
二○○二年十一月他以台灣為起點,踏上旅途,到去年三月止,十七個月間走過五十個國家,完成環繞世界的壯舉。其中停留最長的時間是巴西的一個月,最短的是巴拉圭,只待了一天。去年十月中旬,他為了紀念這段旅程再度來台,好「畫下完美句點」。
至於下一個想走的國家,富?史生說是剛遭逢海嘯災難的東南亞中的一國。

星期三, 1月 05, 2005

Gallup Organize

全球最著名的民意調查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