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月 25, 2005

加拿大?智慧排行榜顯示烏鴉堪稱“鳥中狀元”


updated:2005-02-24 18:01:06 MYT

(多倫多訊)許多人都不喜歡烏鴉,並認為烏鴉是不吉祥的動物,但加拿大科學家最近發表的一份鳥類智慧排行榜顯示,按智慧排名,烏鴉堪稱“鳥中狀元”。

相反的,會學人講話、被認為相當聰明的鸚鵡,還擠不進前5名。至於鴕鳥及其它鷸鴕等鳥類,確實笨得可以。

獵鷹排名第二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報導,加拿大科學家勒弗夫在華盛頓舉行的科學會議上發表報告時指出,他研究了各種鳥類的行為並加以評估,然後就牠們的智慧進行排名。居首的是烏鴉,接著是獵鷹。隨後依次是老鷹、啄木鳥及蒼鷺。

烏鴉很有智慧是眾所周知的事。2002年BBC就曾報導過,一隻名叫“貝蒂”的烏鴉,牠聰明到會用鐵絲製作鉤子,鉤取瓶子裡的食物。

此外,紐西蘭的科學家也發現,當地的烏鴉會摘葉子製作成工具,用來捕食樹上的昆蟲。

勒弗夫教授說,他在看過科學報告後,對一些鳥類的創意感到非常驚訝。例如津巴布韋的禿鷹,牠們會在地雷區鐵絲網附近徘徊,等到一些動物在吃草時踩到地雷、 炸得粉身碎骨,這些禿鷹就可以大吃頓已經為牠們“切割”好了的美味大餐。但有時禿鷲也會玩火自焚,踩地雷將自己活活炸死。

鴕鳥智慧最低

至於被人們認為很笨的鴕鳥確實夠呆,牠們和鵪鶉、鷸鴕等被評為智慧最低的鳥類。

勒弗夫說,他這項研究的用意並非要把鳥類分出等級,他也相信其研究結果,不會改變人們對自己所喜愛鳥類的看法。大家還是會繼續欣賞鳥類的漂亮羽毛或牠們的歌聲,而不是去讚嘆牠們腦子的大小。


星洲日報/國際?2005/02/24

星期一, 2月 21, 2005

台灣之最》台灣 九個人 一姓陳

本報記者曹銘宗】

「陳」是台灣最大姓,這不但有「陳林半天下」的俚諺可證,再去查一下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前台灣省文獻會)的資料:台灣每九個人之中,就有一個人姓陳!

台灣的十大姓依次是:陳、林、黃、張、李、王、吳、劉、蔡、楊,其中陳占百 分之十一強,林占百分之八強,「陳林半天下」的說法是誇大了,但加起來已占了五分之一。台灣的各縣市中,除了台中市、彰化縣、花蓮縣外,陳都是第一大姓, 位於台北市寧夏路的陳氏大宗祠還被列入三級古蹟。

台灣主要姓氏從何而來?美國MyFamily.com中國家譜顧問、台灣族 譜資訊服務網加值應用計畫合作人廖慶六指出,人說「唐山過台灣」,台灣人的祖先大都是閩粵移民,尤以福建為主,這可從福建、廣東的姓得到印證。廖慶六拿出 中國大陸的姓氏資料,在福建,林是最大姓,占百分之十四點八,陳緊跟在後,占百分之十四點一;在廣東,最大姓則是陳,占百分之十點五。

台灣文獻館考證,陳氏在福建本是大族,首位入台的陳氏是隨延平郡王鄭成功驅逐荷蘭人的陳澤。

不過,以整個中國來說,十大姓依次是: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與台灣的十大姓相比,有百分之八十相同,但排序則不同。再從百大姓來看,兩岸則有百分之六十相同。

一般人以為漢人的姓氏很多,台灣各姓淵源研究學會理事、「台灣源流」雜誌發行人林瑤棋表示,西洋人的姓才多,反而是名字很少,西洋人有幾十萬種姓,芬蘭一國竟有五十萬種姓;日本在明治維新時期讓人民有權自由取姓,也產生了十六萬種姓。

原來,中國人常用的姓其實不多,像「百家姓」也不過只列出五百零八種姓。中國十三多億人口,百大姓即占了百分之八十七,排在前三名的李、王、張三姓都占百分七以上。林瑤棋說,想像一下,全世界姓李、姓王、姓張的都各有一億人!

在台灣,十大姓占了百分之五十二,百大姓則占了百分之九十六。林瑤棋指出,台灣在日據時代只有一、兩百種姓,後來國民政府帶來大批外省人,使台灣的姓達到近一千七百種,但推測目前至少已減少了五百種。

至於姓與血緣的關係,廖慶六表示,漢人「姓少淵源多」,尤其是大姓,同樣一個姓加入了與血緣無關的皇帝賜姓、避難改姓,以及異族漢化的姓,例如回族漢化姓張、閩越族漢化姓林等,造成姓與血緣的關係不大。

林瑤棋說,姓與血緣的關係在台灣更加薄弱,因為台灣在清代的移民社會,不但常有械鬥,不准攜眷來台的政策也產生很多單身的「羅漢腳」,很多人想要收養孩子,卻不像在中國大陸那麼容易找到同姓的孩子,所以收養異姓子弟再改姓(螟蛉子)的情形非常普遍。


【2005/02/21 聯合報】
http://udn.com

星期四, 2月 17, 2005

華府智庫:中國將取代美國 成全球消費大國


中央社台北十七日綜合報導

美國華府智庫地球政策研究院 (Earth Policy Institute)週三指出,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消費國,在穀物、肉類、煤炭與鋼鐵等四大基本商品消費方面,中國均領先美國,中國唯有在石油消費落後美國。

在另一重要商品肥料方面,中國肥料消費是美國的二倍,其次在電視、冰箱與手機使用,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均遙遙領先美國。

據報,在主要消費產品方面,中國僅有在汽車消費遜於美國。

另外,在個人電腦 (PC)使用方面,中國取代美國僅是時間早晚問題。據了解,中國PC數量每28個月即倍增。

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長布朗 (Lester Brown)向記者表示,「除中國經濟驚人成長,成為全球經濟大國外,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消費大國也是另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他指出,「中國不再僅是一個開發中國家,中國是新興經濟強權,正在撰寫經濟史。」

【2005/02/17 中央社】
http://udn.com

星期二, 2月 15, 2005

全球夜貓子排行 台灣第二名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新華社報導,南韓「朝鮮日報」引述AC尼爾森有關睡眠的調查顯示,世界上最晚睡覺的夜貓子是葡萄牙人,第二名夜貓子是台灣人。 這項調查共對美國等廿八個國家或地區的一萬四千多的市民做問卷。世界最晚睡覺的是葡萄牙人,全國有百分之七十五的人口都在晚上十二時以後睡覺。排名第二的是台灣,有百分之六十九的人超過晚上十二時睡覺,南韓以百分之六十八緊追在後。 其後依次是香港、西班牙、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和義大利等國。 世界上最早起床的是印尼人,在接受調查的印尼人中,有百分之九十一的人回答早上七點以前就起床。

【2005/02/14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

星期六, 2月 05, 2005

台灣菸價太便宜 數字會說話


記者丁萬鳴/台北報導

台灣香菸有多便宜?經常出國的民眾都會發覺,各國機場人氣最高的地點就是免稅菸酒店,尤其赴歐美經商、訪友的人都知道,帶幾條菸做「見面禮」,經濟又實惠,因為台灣的菸價相較其他國家太便宜了。

以全球流通最廣的萬寶路香菸為例,在台灣一包只賣五十元,但在大陸每包要賣十五元人民幣(約六十三元台幣),在美國紐約的售價折合台幣後更高達二百三十五元。另外,在台灣賣五十元台幣的七星香菸,在美國網站上可叫價二十美元,換算成台幣高達六百三十二元。

行政院衛生署曾以各國平均工資換算菸價,依所需工作賺取的錢買一包香菸來估算各國菸價,在印度買一包本國菸要工作七十七分鐘、印尼六十二分鐘、大陸五十六分鐘、新加坡四十分鐘、香港二十七分鐘、韓國十七分鐘、英國四十分鐘、美國二十分鐘,台灣只要七至十分鐘。

國外經濟學者曾以麥香漢堡做換算基礎,買一個麥香堡的錢,在香港可買七支香菸、新加坡九支、英國九支、美國十二支、日本十九支、馬來西亞二十二支。如果在台灣一個麥香堡則可買到二十七支。這些數據都顯示台灣香菸價格較他國便宜。

根據台灣菸酒公司調查,台灣男性吸菸比率約百分之四十六,有略降趨勢;但推估女性吸菸率已逾百分之十,反而逐年上升,剛好填補流失的男性吸菸人口。

【2005/02/05 聯合報】
http://udn.com

家戶購屋比 創近五年新高

■ 中央社台北五日電
在政府政策做多及購屋負擔相對較輕的情況下,國人購屋能力及購屋意願近年來明顯提升,象徵地區購屋能力及意願的「家戶購屋比」也持續上升,去年並創下近5年新高。未來高速鐵路通車後,可望進一步縮短城鄉差距,帶動中南部地區的房地產需求。

根據信義房屋研究顯示,2004年台灣「家戶購屋比」為5.82%,比2003年提升0.86個百分點,呈現連續第三年成長,並創下近5年來最高紀錄。全 台灣各縣市當中,台中市的「家戶購屋比」達10.17%居首,也就是說每10戶家庭當中就有一戶購屋,這也是桃園連續三年蟬聯「家戶購屋比」冠軍寶座後, 首度被台中市超越。

隨著台灣經濟景氣及指標逐漸好轉,加上政府政策持續做多,例如續撥低利優惠房貸、土增稅減半等,民眾購屋能力及購屋意願都明顯提升,最明顯的就是反映在房地產市場交易量上。

根據內政部最新的統計,2004年台灣地區房屋交易件數達41.8萬件,較2003年成長19.58%。但同時間全台家庭戶數只小幅成長1.88%,在房屋交易量大增的情況下,象徵國人購屋能力與購屋意願的「家戶購屋比」也水漲船高。

根據房地產仲介業者研究資料顯示,2004年台灣「家戶購屋比」為5.82%,也就是說全台灣每一千戶的家庭戶數中有58戶家庭買房子,與2003年的 4.96%比較,高出0.86個百分點,是這波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後,台灣「家戶購屋比」第三年呈現正成長,不過若與過去1995、1996年高達 8.4%以上「家戶購屋比」的交易泡沫景象相比,其間仍有天壤之別。

信義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協理張欣民指出,「家戶購屋比」是由房屋買賣移轉件數除以家庭戶數而得,它是代表一個地區的購屋意願與購屋能力。所以隨著優惠房貸利 率的持續實施,以及各地房價探底,近年來民眾的購屋能力與購屋意願都連袂上揚。2002年是長達十多年不景氣後,「家戶購屋比」首度止跌上揚,2003、 2004年持續上升走勢,2004年「家戶購屋比」達5.82% ,不僅回到1999年的水準,也創下近5年的新高紀錄。

在個別縣市部份,2004年個別縣市的「家戶購屋比」排名出現些許變動,全台灣「家戶購屋比」由台中市奪冠,首度擊敗三連霸的桃園縣,桃園縣則以些許之差落到第二名,新竹縣則由2003年的第七名大幅躍升到第三名,台北縣也挺進到第四名。

房地產業者分析表示,台中市在2004年全台灣「家戶購屋比」排名中奪冠,除了顯示過去幾年部分受到921大地震影響的需求逐漸恢復外,也突顯中部科學園區設立所帶動的市場需求與期望。至於新竹縣「家戶購屋比」大幅躍進,主要原因是新竹北部縣政特區所帶來的購屋需求。

至於「家戶購屋比」較低的縣市地區有嘉義縣、台東縣、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澎湖縣等,大多是屬於農漁業縣市、人口外移嚴重或是較缺乏產業基礎的地區,其中以澎湖縣的「家戶購屋比」僅1.56%最低。

若單就房屋交易量來看,台北縣長期以來一直是全台灣交易量最高的縣市,房地產業者指出,因為台北縣一直都是台灣規模最大的房屋市場,購屋需求也最強,因此 在此波房地產市場買氣回升之際,台北縣因日漸改善的交通條件與生活機能,以及相對於台北市更低廉的房價,獲得最大多數中產階級的青睞,房價漲幅超過一成 五,遠超過其他地區。

整體而言,台灣歷年來的「家戶購屋比」變動情形,以1995年為主要分水嶺,在1995年以前「家戶購屋比」是逐年上升,1995年後則是逐年下降。 2001年則是另一波上升的分界點,目前已經自2002年起連續三年向上攀升,顯示在政策釋出利多帶動內需產業發展,以及經濟景氣改善與加強重大公共建 設,確實有助提升民眾購屋能力與意願;而未來高速鐵路通車後,可望進一步縮短城鄉差距,帶動中南部地區的房地產需求。

星期五, 2月 04, 2005

台灣人口達2268萬 高市人口密度最高


記者蘇秀慧/報導

台灣到底有多少人口?答案是2268.9萬人,平均每平方公里627人;高雄市則是全台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每平方公里9849人。去年台灣人口數排名全球47,人口密度全球第二,每平方公里人口數比前年增加2人。行政院主計處表示,台灣地狹人稠,環境負荷壓力一向較大。

行政院主計處最新國情統計通報指出,去年底台閩地區人口2268.9萬人,平均每平方公里627人,較92年底增加2人,其中,以高雄市每平方公里9849人密度最高,台北市9649人次之,台中市6249人再次之。

和全球比一比,台灣人口數不算多,排名全球47,占世界人口比率也只有0.36%,人口數和馬來西亞、北韓相近。全球人口數排名第一的是中國大陸,已突破13億人口,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其次是印度,人口也突破10億,排名第三的是美國,人口近3億。

全球人口數前十大國家,除了大陸、印度和美國外,其餘依次是:印尼、巴西、巴基斯坦、俄羅斯、孟加拉、日本和奈及利亞。

雖然總人口不多,但台灣人口密度則始終維持全球第二,去年平均每平方公里627人,僅次於孟加拉,全球人口密度前十大國家依次是:孟加拉、台灣、南韓、荷蘭、比利時、日本、印度、斯里蘭卡、菲律賓和英國。

行政院主計處指出,由於地狹人稠,台灣的環境負荷壓力一向較大,以去年為例,每平方公里機動車輛數530輛,較前年增加19 輛,每平方公里水泥產量增加19噸,平均每人能源消費量增加4.7%,豬隻密度每平方公里189隻,也比前年增加1隻。

星期二, 2月 01, 2005

世界最具影響力品牌 蘋果打敗Google


編譯馮克芸/路透倫敦三十日電

卡達的半島電視台獲品牌專家票選為世界第五大最具影響力品牌,在這項調查中居冠的是美國iPod音樂播放器及蘋果電腦公司。

網路雜誌「品牌頻道」針對近兩千名企業執行長、品牌經理以及學術界人士所做的年度調查顯示,蘋果電腦超越上屆冠軍搜尋引擎公司Google,成為本屆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品牌,但調查中最令人意外的是,半島電視台登上前五大。

品牌頻道總編輯盧斯說:「由於半島報導的全是伊拉克、阿富汗及『反恐戰』新聞,而其他大型新聞機構都有西方人的偏見,因此許多人鎖定該頻道。」

盧斯說:「我認為民眾轉向半島及其網站,是因為該頻道的確提供了另一種觀點。對全球而言,半島是我們在中東地區所能找到的極少數看法不同的新聞來源之一。」

這項調查請受訪者評比個別品牌對民眾生活所造成的影響,調查本身無意量化各品牌的經濟價值。

美國可口可樂公司過去經常是品牌資產價值調查中的榜首,但在本次全球或區域五大影響力品牌排行榜中皆未上榜。

盧斯承認,接受該刊調查的人皆為專業人士,這會影響調查結果,但就影響力而言,半島如今的確與諾基亞、星巴克等知名的企業齊名。

推出iPod的蘋果電腦在品牌影響力調查中摘下北美區及全球的雙料冠軍。

蘋果從三年前開始推出iPod,至今已經售出一千萬台,但是,其中近五百萬台是在二○○四年最後一季售出,顯示iPod的需求方興未艾。

盧斯說:「蘋果在創新、科技及設計上表現傑出。iPod把蘋果推上本屆榜首。」

這項調查中全球排名第二的影響力品牌是新力,第三名是已在卅五個國家設立分店的瑞典家具製造商宜家公司,第四名是無所不在的咖啡店星巴克。

盧斯表示,新力在結合各種產品成為一種生活型態上運氣較差,就品牌觀點而言,新力在設計及發揮創造力上皆不及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