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6月 22, 2005

光化學煙霧汙染 我直逼洛杉磯


記者薛荷玉/報導

炎夏的中午時分仰望天際,你會驚訝地發現,本該清朗的天空卻被一層汙濁的光 霧所籠罩。環保署首次引進光化學煙霧──過氧硝酸乙醯酯(Peroxyacetyl nitrate, PAN)檢測儀器,實測發現,國內的PAN汙染濃度竟直逼美國洛杉磯、墨西哥市等空汙嚴重的國際大都市。

臭氧汙染早已超越懸浮微粒,成為我國最嚴重的空汙項目;而環保署此次檢測的PAN,則是比臭氧刺激性還強的氧化劑,在空氣中的濃度升高時,會對人體的眼睛、鼻黏膜造成刺激,引發喉嚨不適、乾咳等症狀。

環境生態方面,植物暴露在15ppbv濃度的PAN環境達4小時,就會產生「銅化」作用,菠菜、萵苣、菾菜等葉片會出現亮銅斑與銀白斑之危害。

環保署去年底引進國內第一台PAN自動分析儀,選擇秋冬季臭氧濃度較高的屏東潮州進行監測,結果發現在去年12月至今年3月間,白畫的PAN濃度約在1.8ppbv(1ppbv為10億分之1),最大值為8.99ppbv。

環保署今年4月將儀器移到台北縣土城進行檢測,白晝平均值約1.4ppbv,最高值達11.26ppbv,已接近美國南加州沿海35處場址於1987年測得的13~19ppbv。

且因PAN需要光化作用,即經陽光照射才會產生,環保署過去兩季檢測時,正值光化作用較低的冬、春季,待夏季光化作用增強,PAN的測值可能再往上升。

因此,環保署除繼續監測各地的PAN汙染外,也請民眾應儘可能使用大眾捷運系統及共乘交通工具,以減少空汙;並建議民眾在日照較強、風速較低的午後,應避免戶外活動,減少暴露在PAN的汙染中。

美國洛杉磯是全球最早發現光化學霧汙染的城市,1967年時,洛杉磯汙染的PAN汙染濃度曾高達50~60ppbv,後來地方政府採取許多措施來改善汙染,目前PAN汙染已降到10ppbv左右。

【2005/06/22 民生報】
http://udn.co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