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2月 23, 2005

美國電視 2009年全面數位化

美國電視 2009年全面數位化

■ 編譯劉煥彥/法新社、路透華盛頓二十二日電

據美國參議院通過的法案,40%美國家庭仍在使用的舊型電視將在三年後走進歷史。2009年2月起,類比訊號電視傳播將全面數位化。

美國參議院21日通過立法,限定美國境內的電視台於2009年2月17日終止播放類比電視訊號,並從隔天全面轉換為數位電視訊號。

包含數位電視廣播條文的這項法案,目的在削減未來五年的政府支出。該法案原本在參議院獲得的票數正反各半,最後在身兼議長的副總統錢尼投下贊成票後,才通過參議院這關。

眾議院19日已通過該法案,但由於法案其他部分經過修正,因此參議院必須送回眾議院審查,通過後才能送請布希總統簽署生效。但這個程序今年看來不會完成。眾議院一位發言人表示,眾議院在1月底之前沒有任何議事計畫。

現行的美國法律規定,電視台轉換至只播放數位訊號的兩項條件為全國85%地區可收視數位訊號,或者2006年12月31日的期限,以較晚達到的條件為準。但專家表示,這將耗費很長時間,因而促使國會尋求訂定更明確的日期。

這項法案編列了15億美元經費,幫助部分消費者購買轉換用的數位機上盒,讓這些民眾在類比訊號終止後依然可收視數位電視節目。但消費者權益團體認為金額不足以支應需求。

消費者聯盟(Consumers U-nion)資深政策分析師肯尼(Jeannine Kenney)說:「我們認為這既不公平、無法實行也無法接受。可以肯定的是,在2009年2月18日當天,數千萬台電視機將無法收視。」

消費者聯盟指出,若扣除作業及其他成本,這筆經費照顧到的家庭不到1,700萬戶。

估計達2,100萬戶美國家庭沒有有線或衛星電視服務,完全只能仰賴免費的無線電視廣播。消費者聯盟則估計,還有2,000萬戶可收視有線或衛星電視的家庭,家中並非所有電視都能正常收看這類節目,所以也需要數位機上盒。

家中有類比電視機的民眾,將可索取兩張各值40美元的補助券,用來購買數位機上盒。每台機上盒預期售價介於50至60 美元。

美國若全面轉換至數位電視環境,將可釋出寶貴的無線通信頻道,其中有些已被指定用來改善警方、消防隊與其他緊急應變單位之間的通訊。美國政府將以約100億美元的價格拍賣其餘頻道。

【2005/12/23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星期一, 12月 12, 2005

這10個字 網友特愛查

編譯彭淮棟/美聯社麻州春田十日電

韋氏字典網站十日公布今年美國民眾查詢最多的十大字彙,榜首是integrity(廉潔、剛正)。由文字看風氣,可知民眾心思。

integrity的定義是「堅守規範」、「廉潔、正直」,搜尋此字者向來不少,但韋氏字典總裁摩斯表示,美國民眾今年特別關心這個字,約二十萬人查詢其定義。

麻州大學新聞系教授懷海德說,這表示美國民眾一直在關心價值和道德問題,可能「清廉、剛正」已經變成十分稀有罕見的東西,愈來愈多人感到陌生,碰到這個字都得查字典是什麼意思。

第十名的字是inept(笨拙、無能、砸鍋、失當),由來是布希總統有一回在黃金時段開記者會,有些電視台轉播中途切斷他發言,回播正常節目。至於大家用這個字是指布希的講話還是電視台的舉措,不甚明朗。

由於卡翠納颶風,Tsunami(海嘯)、levee(堤防)、refugee(難民)也是熱門查詢字。

其中refugee指「逃難者,特別指為逃避危險或迫害而投奔外國者」,媒體以此字稱呼卡翠納颶風受災者而引起爭議。

filibuster(以冗長或接力發言阻撓議事),因民主黨揚言封殺布希的聯邦法官提名人選而受注意。

contempt(藐視),則是紐時記者茱蒂絲?米勒拒透露中情局特工身分外洩案消息來源,被聯邦法官以「藐視法庭」之名下獄而突出。

conclave拜天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辭世新聞而受矚目,意指「秘密會議」,以這件新聞而論,專指天主教樞機主教選舉教宗的秘密會議。

pandemic在禽流感恐慌之際成為媒體必用的字,意即「全球大流行」。

【2005/12/12 聯合報】 @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