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6月 12, 2006

全球競爭力 香港19名 兩岸排第一

第三屆城市競爭力國際論壇昨天在四川成都舉行,會上公布首部「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二○○五—二○○六)」。在綜合競爭力排名部分,紐約居世界第一,香港第十九,台北排四十八,上海和北京分別為六十九和七十名。

這份報告是由大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倪鵬飛與美國學者克拉索召集美、中、加、義、英、荷、韓、墨等八國學者,攜手合作。報告採用七十五個指標,對全球一百一十個城市的綜合競爭力、人才本體競爭力、企業本體競爭力、生活環境競爭力、商務環境競爭力、創新環境競爭力、社會環境競爭力以及商業綜合競爭力進行計量與評估。

在綜合競爭力部分,名列前廿名的城市中,歐洲占十個,美國八個,亞洲只有東京(第十一)和香港進入前廿名。

在社會公共環境競爭力部分,高雄和台北擠入前廿強,分居第十四和十六。消費性服務業競爭力,高雄和台北分居第二和第三,僅次拉斯維加斯。

報告指出,亞洲城市正不斷挑戰歐美城市在世界城市體系中的地位。總體上看,中國,特別是中國內地城市的得分比較低,排名比較後面,特別是在產業勞動生產率方面,中國內地各大城市與發達國家城市差距顯著。

報告認為,人才對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提升起決定性作用,優秀人才在城市的聚集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聞訊而來。

亞洲競爭力較強的城市,具有良好的和較高的行業勞動生產率,對經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報告發現:一、全球科技創新城市競爭力和城市等級不斷提升,對傳統城市體系造成挑戰;二、一些邊緣城市迅速崛起,競爭力快速提升,對全球城市體系也構成挑戰。

三月間同樣由倪鵬飛主持的「中國城市競爭力調查報告(二○○五—二○○六)」,也列出兩岸四地的城市綜合排名,其中前八名與這次的調查排序均為相同。

【2006/06/12 聯合報】 @ http://udn.co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