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楊清順/綜合報導
紐約時報12日報導,日本垃圾分類繁複,令人嘆為觀止。
報導說,橫濱市最近將垃圾分類的項目增加一倍,從五大類倍增為10大類。主管機關發給市民一本厚達27頁的垃圾分類說明書,其中詳細介紹518種垃圾分類法。
唇膏是可燃性垃圾,唇膏用完後的空管子卻要歸入小金屬或塑膠。水壺要先拿掉膠帶才能扔,30公分以下的鍋子是小金屬,超過30公分就是大型垃圾了。
襪子單隻是可燃性垃圾,一雙就變成舊衣服,不過不能破,而且要左右腳齊全。舊領帶和舊衣服一起丟,但必須洗好晒乾。
人口350萬的橫濱垃圾分為10大類已經很嚇人,可是比起四國島山區居民只有2200人的上勝町,就顯得小巫見大巫了。上勝町四年前響應垃圾減量,將垃圾分類提高到34大類,但他們還不滿意,又逐漸擴增為44大類。
日本長期推動垃圾分類與回收,希望減少焚化垃圾的總量。日本寸土寸金,垃圾多達80%是焚化,美國則80%是掩埋。
橫濱的目標是未來五年將焚化垃圾減少30%,上勝町的企圖心更大,他們希望在2020年達成消滅垃圾。
上勝町官員說,他們過去四年已經做到焚化垃圾減半,回收資源增加到80%。現在家家戶戶都有補助購置垃圾處理機,將生鮮垃圾變成有機肥料。
居民的垃圾必須拿到鎮上唯一的垃圾場丟,那裡有44個垃圾桶,從豆腐盒、蛋盒、塑膠瓶蓋、免洗筷、日光燈管以至地板墊子,都要分類放置。
76歲的時本雅春老先生在最近的一個早上丟瓶瓶罐罐,費時15分鐘才完成。
在居民彼此認識的小鄉鎮,不做分類大概不行。都會雖然不見得每個人都遵守規定,但正確分類可能比其他所有行為更被認為代表一個人已長大、負責。年輕人最不喜歡分類,尤其是單身漢。房東不想把房子租給外國人,往往拿外國人不會分類當藉口。
【2005/05/13 聯合報】 @ http://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